端鼓腔流传于山东微山湖地区渔民生产生活中的一种杂戏,它的伴奏乐器是一面或几面像芭蕉扇形状的单面羊皮鼓,表演者将鼓端在手中,边击鼓边演唱,故名“端鼓腔”。 “端鼓腔”是微山湖区渔民在长期水上生产和生活习俗中形成的以娱神、娱人为内容,以歌舞、祭祀活动为载体,含有历史、宗教、民俗、艺术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俗文化活动,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和丰厚的文化底蕴。2011年6月端鼓腔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。